話說楊誌、孫安、卞祥正追趕奚勝,到伊闕山側,不提防山坡後有賊將埋伏,領一萬騎兵突出,與楊誌等大殺一陣。奚勝得脫,領敗殘兵進城去了。孫安奮勇廝並,殺死賊將二人,卻是眾寡不敵,這千余甲馬騎兵,都被賊兵驅入深谷中去。那谷四面都是峭壁,卻無出路,被賊兵搬運木石,塞斷谷口。賊人進城,報知龔端。龔端差二千兵把住谷口,楊誌、孫安等,便是插翅也飛不出來。
不說楊誌等被困,且說盧俊義等得破奚勝六花陣,大半虧馬靈用金磚術,打翻若幹賊兵,更兼眾將勇猛,得獲全勝,殺了賊中猛將三員,乘勢驅兵,奪了龍門關,斬級萬余,奪獲馬匹、盔甲、金鼓無算,賊兵退入城中去了。盧俊義計點軍馬,只不見了沖頭陣的楊誌、孫安、卞祥一千軍馬。當下盧俊義教解珍、解寶、鄒淵、鄒潤,各領一千人馬,分四路去尋,至日暮,卻無影響。
次日,盧俊義按兵不動,再令解珍等去尋訪。解寶領一支軍,攀藤附葛,爬山越嶺, 到伊闕山東最高的一個山嶺上。望見山嶺之西,下面深谷中,隱隱的有一簇人馬, 被樹林叢密遮蔽了,不能夠看得詳細。又且高下懸隔,聲喚不聞。解寶領軍卒下山, 尋個居民訪問,那裏有一個人家,都因兵亂遷避去了。次後到一個最深僻的山凹平 曠處,方才有幾家窮苦的村農,見了若幹軍馬,都慌做一團。解寶道:「我們是朝 廷兵馬,來此剿捕賊寇的。」那些人聽說是官兵,更是慌張。解寶用好言撫慰說道: 「我們軍將是宋先鋒部下。」那些人道:「可是那殺韃子,擒田虎,不騷擾地方的 宋先鋒麽?」解寶道:「正是。」那些村農跪拜道:「可知道將軍等不來抓雞縛狗! 前年也有官兵到此剿捕賊人,那些軍士與強盜一般擄掠。因此,我等避到這個所在 來。今日得將軍到此,使我們再見天日。」解寶把那楊誌等一千人馬,不知下落, 並那嶺西深谷去處,問訪眾人。那些人都道:「這個谷叫谷,只有一條進去的 路。」農人遂引解寶等來到谷口,恰好鄒淵、鄒潤兩支軍馬,也尋到來。合兵一處, 殺散賊兵,一同上前,搬開木石,解寶、鄒淵領兵馬進谷。此時已是深秋天氣,果 然好個深巖幽谷。但見:
玉露雕傷楓樹林,深巖邃谷氣蕭森。 嶺巔雲霧連天湧,壁峭松筠接地陰。
楊誌、孫安、卞祥與一千軍士,馬罷人困,都在樹林下,坐以待斃。見了解寶等人 馬,眾人都喜躍歡呼。解寶將帶來的幹糧,分散楊誌等眾人,先且充饑。食罷,眾 軍一齊出谷。解寶叫村農隨到大寨,來見盧先鋒。盧俊義大喜,取銀兩米谷,賑濟 窮民。村農磕頭感激,千恩萬謝去了。隨後解珍這支軍馬,也回寨了。是日天晚歇 息,一宿無話。
次早,盧俊義正與朱武調遣兵馬,攻取城池,忽有流星探馬報將來說:「王慶差偽 都督杜領十二員將佐,兵馬二萬,前來救援,兵馬已到三十裏外了。」盧俊義聞 報,教朱武、楊誌、孫立、單廷、魏定國,同喬道清、馬靈,管領兵馬二萬,列 陣於大寨前,以當城中賊兵突出;教解珍、解寶、穆春、薛永,管領軍馬五千,看 守山寨。盧俊義親自統領其余將佐,軍馬三萬五千,迎敵杜。當有浪子燕青稟道: 「主人今日不宜親自臨陣。」盧俊義道:「卻是為何?」燕青道:「小人昨夜,有 不祥的夢兆。」盧俊義道:「夢寐之事,何足憑信。既以身許國,也顧不得利害。」 燕青道:「若是主人決意要行,乞撥五百步兵,與小人自去行事。」盧俊義笑道: 「小乙,你待要怎麽?」燕青道:「主人勿管,只撥與小人便了。」盧俊義道:「便 撥與你,看你做出甚事來!」隨即撥五百步兵與燕青。燕青領了自去,盧俊義冷笑 不止。統領眾將兵馬,離了大寨,由平泉橋經過。那平泉中多奇異的石子,乃唐朝 李德裕舊莊,只見燕青引著眾人,在那裏砍伐樹木。盧俊義心下雖是好笑,忙忙地 要去廝殺,無暇去問他。兵馬過了龍門關西十裏外,向西列陣等候。至一個時辰, 賊兵方到。
兩陣相對,擂鼓吶喊。西陣裏偏將衛鶴,舞大桿刀,拍馬當先。宋陣中山士奇躍馬 挺槍,更不打話,接住廝殺。兩騎馬在陣前鬥過三十合,山士奇挺槍刺中衛鶴的戰 馬後腿,那馬後蹄將下去,把衛鶴閃下馬來,山士奇又一槍戳死。西陣中酆泰大 怒,舞兩條鐵簡,拍馬直搶山士奇。二將鬥到十合之上,卞祥見山士奇鬥不過酆泰, 拈槍拍馬助戰。被酆泰大喝一聲,只一簡,把山士奇打下馬來,再加一簡,結果了 性命,拍馬舞劍來迎。怎奈卞祥更是勇猛。酆泰馬頭才到,大喝一聲,一槍刺中酆 泰心窩,死於馬下。兩軍大喊。西陣主帥杜,見連折了二將,心如火熾,氣若煙 生,挺一條丈八蛇矛,驟馬親自出陣。宋陣主帥盧俊義也親自出陣,與杜鬥過五 十合,不分勝敗。杜那條蛇矛,神出鬼沒。孫安見盧先鋒不能取勝,揮劍拍馬助 戰。賊將卓茂,舞條狼牙棍,縱馬來迎。與孫安鬥不上四五合,孫安奮神威,將卓 茂一劍,斬於馬下。撥轉馬,驟上前,揮劍來砍杜。杜見他殺了卓茂,措手不 及,被孫安手起劍落,砍斷右臂,翻身落馬,盧俊義再一槍,結果了性命。盧俊義 等驅兵卷殺過去,賊兵大敗。
忽地西南上鏟斜小路裏,沖出一隊騎兵,當先馬上一將,狀貌粗黑醜惡,一頭蓬松 短發,頂個鐵道冠,穿領絳征袍,坐匹赤炭馬,仗劍指揮眾軍,彎環踢跳,飛奔前 來。盧俊義等看是賊兵號衣,驅兵一擁上前沖殺。那將不來與你廝殺,口中喃喃吶 吶地念了兩句,望正南離位上砍了一劍,轉眼間,賊將口中噴出火來。須臾,平空 地上,騰騰火熾,烈烈煙生,望宋軍燒將來。盧俊義走避不叠,宋軍大敗,棄下金 鼓、馬匹,亂竄奔逃。走不叠的,都燒得焦頭爛額。軍士死者,五千余人。眾將保 護著盧俊義,奔走到平泉橋。軍士爭先上橋,登時把橋擠踏得傾圮下來。幸得燕青 砍伐樹木,於橋兩旁,剛搭得完浮橋,軍士得渡,全活者二萬人。盧俊義與卞祥兩 騎馬落後,行至橋邊,被賊將趕上,一口火望卞祥噴來。卞祥滿身是火,燒損墜馬, 被賊兵所殺。盧俊義幸得浮橋接濟,馳竄去了。
賊將領兵追殺到來,卻得前軍報知喬道清。喬道清單騎仗劍,迎著賊將。那賊將見 喬道清迎上來,再把劍望南砍去,那火比前番更是熾焰。喬道清捏訣念咒,把劍望 坎方一指,使出三昧神水的法。霎時間,有千百道黑氣,飛迎前來,卻變成瀑布飛 泉,又如億兆斛的瓊珠玉屑,望賊將潑去,滅了妖火。那賊將見破了妖術,撥馬逃 奔,戰馬踏著一塊水石,馬蹄後失,把那賊將閃下馬來。喬道清飛馬趕上,揮劍砍 為兩段。那五千騎兵,掀翻跌傷者,五百余人。喬道清仗劍大喝道:「如肯歸降, 都留下驢頭!」賊人見喬道清如此法力,都下馬投戈,拜伏乞命。喬道清再用好言 撫慰,梟了賊將首級,率領降賊,來見盧先鋒獻捷。盧俊義感謝不已,並稱贊燕青 功勞,眾將問降賊,方曉得那妖人姓寇名,慣用妖火燒人。人因他貌相醜惡,叫 他做毒焰鬼王。昔年助王慶造反的,不知往那裏去了二年,近日又到南豐說:「宋 兵勢大,待俺去剿他。」因此,王慶差他星馳到此。龔端、奚勝望見救兵輸了,不 敢出來廝殺,只添兵堅守城池。當下喬道清說:「這裏城池深固,急切不能得破。 今夜待貧道略施小術,助先鋒成功,以報二位先鋒厚恩。」盧俊義道:「願聞神術。」 喬道清附耳低言說道:「如此,如此。」盧俊義大喜,隨即調遣將士,各去行事, 準備攻城。一面教軍士以禮殯葬山士奇、卞祥,盧俊義親自設祭。
是夜二更時分,喬道清出來仗劍作法。須臾霧起,把西京一座城池,周回都遮漫了, 守城軍士,咫尺不辨,你我不能相顧。宋兵乘黑暗裏,從飛橋轉關轆上,攀緣上 女墻,只聽得一聲炮響,重霧忽然光斂,城上四面,都是宋兵,各向身邊取出火種, 燃點火炬,上下照耀,如同白晝一般。守城軍士,先是驚得麻木了,都動彈不得, 被宋兵掣出兵器砍殺,賊兵墜城死者無算。龔端、奚勝見變起倉卒,急引兵來救應, 已被宋軍奪了四門。盧俊義大驅兵馬進城,龔端、奚勝都被亂兵殺死,其余偏牙將 佐頭目俱降,軍士降服者三萬人,百姓秋毫無犯。 天明,盧俊義出榜安民,標錄喬道清大功,重賞三軍將士,差馬靈到宋先鋒處報捷。 馬靈遵令去了,至晚便來回話說:「宋先鋒等攻打荊南,連日與賊人交戰,大敗南 豐救兵,主帥謝寧被擒。宋先鋒因戎事焦勞,染病在營中,數日軍務,都是吳軍師 統握。」盧俊義聞報,郁郁不樂,連忙料理軍務,將西京城池。交與喬道清、馬靈 統兵鎮守。盧俊義次日,辭別喬道清、馬靈,統領朱武等二十員將佐,離了西京, 急急忙忙望荊南進發。不則一日,兵馬已到荊南城北大寨中,盧俊義等入寨問候。 宋江虧神醫安道全療治,病勢已減了六七分,盧俊義等甚是喜慰。
正在敘闊,各述軍務,忽有逃回軍士報說:「唐斌正護送蕭讓等,離大寨行至三十裏,忽被荊南賊將縻貹、馬勥,領一萬精兵,從斜僻小路抄出,乘先鋒臥病,要來 劫大寨之後,正遇著我們人馬。唐斌力敵二將,怎奈眾寡不敵,更兼縻貹十分勇猛。 唐斌被縻貹殺死,蕭讓、裴宣、金大堅都被活捉去。他們正要來劫寨,探聽得盧先 鋒等大兵到來,賊人只擄了蕭讓等遁去。」宋江聽罷,不覺失聲哭道:「蕭讓等性命休矣!」病勢仍舊沈重。盧俊義等眾將,都來勸解。
盧俊義問道:「蕭讓等到何處去?」宋江嗚咽答道:「蕭讓知我有病,特辭了陳安 撫來看視我,並奉陳安撫命,即取金大堅、裴宣到宛州,要他們寫勒碑石,及查勘 文卷。我今日特差唐斌,領一千人馬護送他三個去。不料被賊人捉擄,三人必被殺害!」宋江遂教盧俊義幫助吳用,攻打城池,拿住縻貹、馬勥報仇,盧俊義等遵令, 來到城北軍前。眾人與吳學究敘禮畢,盧俊義連忙說蕭讓等被擄之事。吳用大驚道: 「苦也!斷送了這三個人!」傳令教眾將圍城,並力攻打城池。眾將遵令,四面攻城。吳用又令軍漢上雲梯,望城中高叫道:「速將蕭讓、金大堅、裴宣送出來!若稍遲延,打破城池,不論軍民,盡行屠戮!」
卻說城中守將梁永偽授留守之職,同正偏將佐,在城鎮守。那縻貹、馬勥都戰敗, 逃遁到此。當日捉了蕭讓等三人,因宋兵尚未圍城,縻貹叫開城門進城,將蕭讓等 解到帥府獻功。梁永頗聞得聖手書生的名目,教軍士解放綁縛,要他降服。蕭讓、 裴宣、金大堅三人睜眼大罵道:「無知逆賊,汝等看我們是何等樣人?逆賊快把我 三人一刀兩段罷了!這六個膝蓋骨,休想有半個兒著地!即日宋先鋒打破城池,拿你 們這夥鼠輩,碎屍萬段!」梁永大怒,叫軍漢:「打那三個奴狗跪著!」軍漢拿起 桿棒便打,只打得跌仆,那裏有一個肯跪。三人罵不絕口。梁永道:「你們要一刀 兩段,俺偏要慢慢地擺布你。」喝叫軍士:「將這三個奴狗,立枷在轅門外,只顧 打他兩腿,打折了驢腿,自然跪將下來。」軍漢得令,便來套枷絣扒擺布。
帥府前軍士居民,都來看宋軍中人物,內中早惱怒了一個真正有男子氣的須眉丈夫。 那男子姓蕭,雙名叫嘉穗,寓居帥府南街紙張鋪間壁。他高祖蕭憺,字僧達,南北 朝時人,為荊南刺史。江水敗堤,蕭憺親率將吏,冒雨修築。雨甚水壯,將吏請少 避之,蕭憺道:「王尊欲以身塞河,我獨何心哉?」言畢,而水退堤立。是歲,嘉 禾生,一莖六穗,蕭嘉穗取名在此。那蕭嘉穗偶遊荊南,荊南人思慕其上祖仁德, 把蕭嘉穗十分敬重。那蕭嘉穗襟懷豪爽,誌氣高遠,度量寬宏,膂力過人,武藝精 熟,乃是十分有膽氣的人。凡遇有肝膽者,不論貴賤,都交給他。適遇王慶作亂, 侵奪城池,蕭嘉穗獻計禦賊。當事的不肯用他計策,以致城陷。賊人下令,凡百姓 只許入城,並不許一個出去。蕭嘉穗在城中,日夜留心圖賊,卻是單絲不成線。今 日見賊人將蕭讓等三個扒,又聽得宋兵為蕭讓等攻城緊急,軍民都有驚恐之狀。 蕭嘉穗想了一回道:「機會在此。只此一著,可以保全城中幾許生靈。」忙歸寓所。 此時已是申牌時分,連忙叫小廝磨了一碗墨汁,向間壁紙鋪裏買了數張皮料厚棉紙, 在燈下濡墨揮毫,大書特書的寫道: 城中都是宋朝良民,必不肯甘心助賊。宋先鋒是朝廷良將,殺韃子,擒田虎, 到處莫敢攖其鋒。手下將佐一百單八人,情同股肱。轅門前扒的三人,義不屈膝, 宋先鋒等英雄忠義可知。今日賊人若害了這三人,城中兵微將寡,早晚打破城池, 玉石俱焚。城中軍民,要保全性命的,都跟我去殺賊!
蕭嘉穗將那數張紙都寫完了,悄地探聽消息,只聽得百姓們都在家裏哭泣。蕭嘉穗 道:「民心如此,我計成矣!」挨到昧爽時分,踅出寓所,將寫下的數張字紙,拋 向帥府前左右街市鬧處。
少頃,天明,軍士居民,這邊方拾一張來看,那邊又有人拾了一張,登時聚著數簇 軍民觀看。早有巡風軍卒,搶一張去,飛報與梁永知道。梁永大驚,急差宣令官出 府傳令,教軍士謹守轅門及各營,著一面嚴行緝捕奸細。那蕭嘉穗身邊藏一把寶刀, 挨入人叢中,也來觀看,將紙上言語,高聲朗誦了兩遍,軍民都錯愕相顧。那宣令 官奉著主將的令,騎著馬,五六個軍漢,跟隨到各營傳令。蕭嘉穗搶上前,大吼一 聲,一刀砍斷馬足,宣令官撞下馬去,一刀剁下頭來。蕭嘉穗左手抓了人頭,右手 提刀,大呼道:「要保全性命的,都跟蕭嘉穗去殺賊!」帥府前軍士,平素認得蕭 嘉穗,又曉得他是鐵漢,霎時有五六百人,擁著他結做一塊。
蕭嘉穗見軍士聚攏來,復連聲大呼道:「百姓有膽量的,都來相助!」聲音響振數 百步。那時四面響應,百姓都搶棍棒,拔杉剌,折桌腳,拈指間已有五六千人。叠 聲吶喊,蕭嘉穗當先,領眾搶入帥府。那梁永平日暴虐軍民,鞭撻士卒,護衛軍將, 都恨入骨髓。一聞變起,都來相助,趕入去,把梁永等一家老小都殺了。蕭嘉穗領 眾軍民人等,擁出帥府,此時已有二萬余人。把蕭讓、裴宣、金大堅放了扒,都 打開了枷。蕭嘉穗選三個有膂力的人,背著蕭讓等三人。蕭嘉穗當先,抓了梁永首 級,趕到北門,殺死守門將馬,趕散把門軍士,開城門,放吊橋。
那時吳用正到北門,親督將士攻城,聽的城中吶喊,又是開城門,只道賊人出來沖 擊,忙教軍馬退下三四箭之地,列陣迎敵。只見蕭嘉穗抓著人頭,背後三個軍漢, 背負蕭讓等,過了吊橋,忙奔前來。吳用正在驚訝,蕭讓等高叫道:「吳軍師,實 虧這個壯士,激聚眾民,殺了賊將,救我等出來。」吳用聽了,又驚又喜。蕭嘉穗 對吳用道:「事在倉卒,不及敘禮。請軍師快領兵入城!」那吊橋邊已有若幹軍民, 都齊聲叫道:「請宋先鋒入城!」吳用見諸色人等,都有在裏面,遂傳令教將士統 軍馬入城,如有妄殺一人者,同伍皆斬。北城上守城軍士,看見事勢如此,都投戈 下城。其東西南三面守城軍士,聞了這個消息,都捆縛了守城賊將,大開城門,香 花燈燭,迎接宋兵入城。只有縻那廝勇猛,人近他不得,出西門,殺出重圍走了。 吳用差人飛報宋江。宋江聞報,把那憂國家、哭兄弟的病證退了九分九厘,欣喜雀 躍,同眾將拔寨都起。大軍來到荊南城中,宋江升坐帥府,安撫軍民,慰勞將士。 宋江請蕭嘉穗到帥府,問了姓名,扶他上坐。宋江納頭便拜道:「壯士豪舉,誅鋤 叛逆,保全生靈,兵不血刃,克復城池,又救了宋某的三個兄弟,宋江合當下拜。」 蕭嘉穗答拜不叠道:「此非蕭某之能,皆眾軍民之力也!」宋江聽了這句,愈加欽 敬。宋江以下將佐,都敘禮畢。城中軍士,將賊將解來。宋江問願降者,盡行免罪。 因此滿城歡聲雷動,降服數萬人。恰好水軍頭領李俊等,統領水軍船只。到了漢江, 都來參見。
宋江教置酒款待蕭壯士。宋江親自執杯勸酒,說道:「足下鴻才茂德,宋某回朝, 面奏天子,一定優擢。」蕭嘉穗道:「這個倒不必,蕭某今日之舉,非為功名富貴。 蕭某少負不羈之行,長無鄉曲之譽,是孤陋寡聞的一個人。方今讒人高張,賢士無 名,雖材懷隨和,行若由夷的,終不能達九重。蕭某見若幹有抱負的英雄,不計生 死,赴公家之難者,倘舉事一有不當,那些全軀保妻子的,隨而媒孽其短,身家性 命,都在權奸掌握之中。象蕭某今日,無官守之責,卻似那閑雲野鶴,何天之不可 飛耶!」這一席話,說得宋江以下,無不嗟嘆。座中公孫勝、魯智深、武松、燕青、 李俊、童威、童猛、戴宗、柴進、樊瑞、朱武、蔣敬等這十余個人,把蕭壯士這段 話,更是點頭玩味。當晚酒散,蕭嘉穗辭謝出府。次早,宋江差戴宗到陳安撫處報 捷。宋江親自到蕭壯士寓所,特地拜望,卻是一個空寓。間壁紙鋪裏說:「蕭嘉穗 今早天未明時,收拾了琴劍書囊,辭別了小人,不知往那裏去了。」後人有詩贊蕭 祖孫之德雲:
冒雨修堤蕭僧達,波狂濤怒心不怛。 恪誠止水堤功成,六穗嘉禾一莖發。 賢孫豪俊侔厥翁,咄叱民從賊首。 澤及生靈哲保身,閑雲野鶴真超脫。
宋江回到帥府,對眾頭領說蕭嘉穗飄然而去,眾將無不嘆息。至晚,戴宗回報,說 宛州、山南兩處所屬未克州縣,陳安撫、侯參謀授方略與羅及林沖、花榮等,俱 各討平。朝廷已差若幹新官到來,各行交代訖。陳安撫已率領諸將起程,即日便到。 宋江與吳用計議:「待陳安撫到這裏鎮守,我們好起大兵,前去剿滅渠魁。」宋江 卻在荊南調攝五六日,病已全愈。一日,報陳安撫等兵馬到來,宋江等接入城中。 參見畢,陳安撫大賞三軍將士。次後山南守將史進等,已將州務交代新官,隨後也 到。宋江將州務請陳安撫治理。宋江等拜別陳安撫,統領大軍,水陸並進,戰騎同 行,來剿南豐賊人巢穴。此時一百單八個英雄,都在一處,又有河北降將孫安等十 一人,軍馬二十余萬,連戰連捷,兵威大振,所到地方,賊人望風降順。宋江將復 過州縣,呈報陳安撫。陳差羅統領將士兵馬,前來鎮守。
宋江等水陸大兵,長驅直至南豐地界。哨馬報到,說偵探得賊人王慶將李助為統軍 大元帥,就本處調選水陸兵馬五萬。又調雲安、東川、安德三路各兵馬二萬,都是 本處偽兵馬都監劉以敬、上官義等統領。數十員猛將,及十一萬雄兵,前來拒敵。 王慶親自督征。宋江聞報,與吳用計議道:「賊兵傾巢而來,必是抵死廝並。我將 何策勝之?」吳用道:「兵法只是『多方以誤之』這一句。俺們如今將士都在一處, 多分調幾路前去廝殺,教他應接不暇。」宋江依議傳令,分調兵將。
先一日,有撲天雕李應、小旋風柴進,奉宋先鋒將令,統領馬步頭領單廷、魏定 國、施恩、薛永、穆春、李忠,領兵五千,護送糧草車仗,並緞帛、火炮、車輛。 在大兵之後,地名龍門山,南麓下傍山有一村莊,四圍都是高泥岡子,卻象個土城, 三面有路出入。居民空下草瓦房數百間,居民因避兵遷避去了。是晚,東北風大作, 濃雲潑墨,李應、柴進見天色已暮,恐天雨沾濕了糧草,教軍士拆開門扇,把車輛 推送屋裏。軍士方欲造飯食息,忽見病大蟲薛永領兵巡哨,捉了一個奸細,來報柴 進說:「審問得奸細說,賊人縻,領精兵一萬,今夜二更,要來劫燒糧草,現今 伏在龍門山中。」
原來,那龍門山兩崖對峙如門,其中可通舟楫,樹木叢密。李應聽說,便對柴進道: 「待小弟去莊前,等那鳥敗賊,殺他片甲不回。」柴進道:「那縻十分勇猛,不 可力敵。況且我這裏兵少,待小弟略施小計,拚五六車火炮,百十車柴薪,與唐斌 等報仇,把那奸細殺了。教軍士將糧草、火炮、車輛,教李應領兵三千,都備弓弩 火箭,護衛糧車。在黃昏時候,盡數出了土岡,望南先行,卻留下百十輛柴薪車, 四散列於西南下風頭草房茅檐邊。將百十輛空車,五六處結隊擺列,上面略放些糧 米。各處藏下火炮,及鋪放硫黃焰硝灌過的幹柴。教施恩、薛永、穆春、李忠領兵 二千,埋於東泥岡路口。教單廷領馬兵一千,於莊南路口,等候賊人到來,都是 恁般恁般,依我行事。」柴進同神火將軍魏定國,領步兵三百人,都帶火種火器, 上山埋伏於叢密樹林裏。
等到二更時分,賊將縻果然同了二個偏將,領著萬余軍馬,人披軟戰,馬摘鑾鈴,掩旗息鼓,疾馳到南土岡門口來。單廷見賊兵來,教軍士燃點火把,接住廝殺。單廷與縻鬥不到四五合,單廷撥馬領兵退入去。那縻是有勇無謀的人,領兵一徑搶進來。薛永、施恩見南路舉火,即教李忠、穆春分兵一千,疾馳到莊南,把住路口。那時賊兵都喊殺連天搶入去,只望東北上風頭殺來,乃是空屋,不見糧草。縻領兵四面搜索,看見下風頭只有一二百輛糧草車,有五六百軍士看守,見賊兵來,發聲喊,都奔散了。縻道:「原來不多糧草!」叫軍士打火把照看,中間車隊裏,每隊有兩輛緞匹車。那些賊兵見了,便去亂搶。縻急要止遏時,又被山上將火箭火把亂打射下來,草房柴車上,都燔燒起來。賊兵發喊,急躲避時,早被火炮藥線引著火,傳遞得快,如轟雷般打擊出來,賊兵奔走不叠的,都被火炮擊死。拈指間,烘烘火起,烈烈煙生。但見:
風隨火勢,火趁風威。千枝火箭掣金蛇,萬個轟雷震火焰。驪山頂上,料應褒姒逞英雄;揚子江頭,不弱周郎施妙計。氤氳紫霧騰天起,閃爍紅霞貫地來。必必剝剝響不絕,渾如除夜放炮竹。
當下火勢昌熾,炮聲震響,如天摧地烈之聲。須臾,百十間草房,變做煙團火塊。縻被火炮擊死,賊兵擊死大半,焦頭爛額者無數,又被單廷、施恩等三路追殺進來,二個偏將都被殺死,一萬人馬,只有千余人從土岡上爬出去,逃脫性命。天明,柴進等仍與李應等合兵一處,將糧草運送大寨來。宋先鋒正升帳,遣調兵馬殺賊,只見馬軍拴束馬匹,步軍安排器械,正是:旌旗紅展一天霞,刀劍白鋪千裏雪。
畢竟宋江等如何廝殺,且聽下回分解。
水滸傳 第109回 王慶渡江被捉 宋江剿寇成功
< 分享按鈕位於下方,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